供需再平衡 是驅動資本市場的主線
來源:證券時報網2025-02-05 06:56

青島銀行首席經濟學家 劉曉曙

2025年,中國經濟有兩大主題值得關注,即海外的特朗普施政沖擊與國內供需的再平衡。

海外方面,特朗普新政將大概率影響我國的出口貿易。有了前車之鑒,我國會有一定的手段來緩沖其影響。保持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(zhàn)略,形成更大范圍、更寬領域、更深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,將有效緩沖上述沖擊。

國內方面,供強需弱制約了我國經濟正向循環(huán),需要發(fā)揮“政府+市場”的作用,推動供需再平衡。短期內,要發(fā)揮“有為政府”的作用,通過“兩新”“兩重”等一攬子政策持續(xù)全方位擴內需。長期看,要發(fā)揮“有效市場”的作用,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(xù)深化。

供需再平衡,將是驅動2025年資本市場的主線。債券市場方面,10年期國債收益率等無風險利率走勢將取決于“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”“超常規(guī)逆周期調節(jié)”等兩股力量的博弈。當利率上行力量勝過下行力量時,交易邏輯將發(fā)生翻轉。股票市場方面,寬松的流動性疊加供需再平衡操作,將為股市提供向上的預期動力。投資者可以關注其中的結構性機會:一是消費在擴內需中的重要性在上升,部分消費行業(yè),特別是IP經濟、銀發(fā)經濟、體驗式消費等細分方向,可能會獲得提振;二是在供給側優(yōu)化下,蘊含巨大市場潛力的新興行業(yè)將持續(xù)受益,比如人工智能、康養(yǎng)服務等。

責任編輯: 劉少敘
聲明: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、準確,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,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,據(jù)此操作風險自擔
下載“證券時報”官方APP,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,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(tài),洞察政策信息,把握財富機會。
網友評論
登錄后可以發(fā)言
發(fā)送
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,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
暫無評論
為你推薦
時報熱榜
換一換
    熱點視頻
    換一換